“ETC+車牌識別模式”,未來停車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目前,ETC在高速收費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倘若ETC模式在停車場試行、推進,通過停車場入口、出口的車牌識別一體機,以手機客戶端或銀行線上系統代扣方式支付停車費,廣大車主有望共享移動金融應用于停車場帶來的便利。
眾所周知,在周末,市區各大廣場、電影院地下停車場入口就像節假日的高速公路入口,過桿取卡、結算繳費的速度過慢常導致車輛接踵而至,造成擁堵。如果停車場也有如高速公路ETC一樣的通道,然和結合車牌識別一體機,那么出入口“堵車”現象便可大幅緩解。目前,隨著移動金融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停車“ETC+車牌識別?!笔揭呀浨娜辉囘\行,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多停車場開啟“ETC模式”。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ETC+車牌識別模式”的工作流程:車輛駛入停車場,車牌識別一體機自動識別車牌號并上傳識別結果,道閘接收信號自動抬桿放行,駛出停車場時同樣通過出口車牌識別一體機拍照識別車牌號,道閘自動抬桿,通過ETC自動結算停車費,比起以往又是剎車取卡、又是翻箱倒柜找零錢付費,簡直就是暢行無阻。在駛出停車場后一分鐘內,就收到了銀行賬戶變動的通知短信,車主可以享受到“不停車進出”的“VIP”待遇。換句話說,這種停車費的計費代扣方式實際與水、電、燃氣費的代繳方式如出一轍。
據悉,“ETC+車牌識別模式”實現了車輛出入免停的便利,這得益于車牌識別技術和銀行卡實時代扣兩大前提和基礎,即對停車場而言,首先需使用基于車牌識別技術的停車計費管理系統,而后需與項目運營方合作簽約并完成系統對接;而對司機而言,則須通過下載并安裝手機App將個人的車牌號與相應銀行卡進行簽約綁定。車主亦可通過APP客戶端實時查看車輛停放時間和計費金額,并通過銀聯在線支付完成主動繳費。
停車場得以開啟“ETC+車牌識別模式”,一方面得益于車牌識別技術的成熟及在停車場的全面推廣,另一方面離不開當下移動金融應用場景及線上線下互動領域的加速拓展。目前,眾多停車場啟用了車牌識別技術,車輛進入這些停車場已無須搖下車窗取卡過桿。倘若這些停車場再與ETC完成系統對接,在停車場出口“ETC繳費”便可得以快速普及。
為提高車輛通過效率,未來將有更多大型停車場升級“ETC+車牌識別模式”,可以緩解停車場車流高峰期的擁堵狀況。
- 上一篇:2018年才是人工智能元年 2017/12/12
- 下一篇: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給視頻監控行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2017/11/18